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解剖 CPU
阅读量:456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08

本文共 92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有一个瑞典 Lund 大学物理学博士生,就真的这么干了,还把照片放到。我们知道,CPU里面是几千万到几亿个晶体管,他的目标就是看到这些晶体管。

1.

他先找到一块 Intel Pentium III Coppermine 芯片,主频 800MHZ,生产于 2000 年。(我查了一下,网上的报价现在是 15~30 元人民币/块。)

下图是该 CPU 的正面。你可以看到它分成两部分,周围是一圈绿色的电路板,中间那块蓝色的就是芯片。

2.

CPU 背面是密密麻麻的针脚,用来从主板取电和通信。

3.

为了把芯片从电路板取出,动用了电锯。

4.

切断电路板,就可以取出芯片了。

5.

去掉上面的金属保护盖,芯片的庐山真面目显现了,上面有很多闪光的小点。

6.

把这块芯片放到光学显微镜下,看到那些小点都是一个个金属垫(metal pad),用来连接芯片内部与外面的电路板。

7.

拉近距离,可以看到金属垫中间的小洞里面有一些特殊结构。

8.

那里原来是一层层的导线,好像三明治叠在一起。

9.

调整显微镜,依次把焦点对准不同的导线,先是上层。

10.

然后,焦点对准中间的那层导线。

11.

最后是下层导线。

12.

导线的下面就是硅片层(晶圆),也就是晶体管的位置。但是这时,光学显微镜已经到放大的极限了,只好改用电子扫描显微镜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)。

因为没有办法去掉导线层,所以先把芯片一切二,观察横截面。

13.

可以看到芯片的底部,也就是金属层底部有一些线条。

14.

把底部放大。

15.

肉眼看到大概有六层,全部都是金属导线,估计就是刚才光学显微镜里看到的导线层。

16.

换一个更好的角度。

17.

这台电子扫描显微镜的极限是 250 纳米,而奔三的制造工艺是 180 纳米(根据 wikipedia),所以没法看见更细的导线层,更不要说下面的晶体管了。

18.

换一个角度,从上往下看,依然是一层层叠加的导线。由于暂时没办法把这些导线去掉,所以晶体管层还是看不见。

 

参考

[1]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iuning8023/p/3215389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四、条件、循环、函数定义 练习
查看>>
conky 配置变量表
查看>>
nyoj-38 布线问题
查看>>
把SQLServer数据库从高版本降级到低版本
查看>>
GREENPLUM数据库,postgresql客户端-----创建表
查看>>
PYTHON
查看>>
百度分享2.0测试实例
查看>>
浅谈SQL Server数据内部表现形式
查看>>
C#.net 货币格式转换
查看>>
mysql <-> sqlite
查看>>
EN法兰数据处理注意事项
查看>>
多线程、互斥锁、异步、GIL
查看>>
luogu P5320 [BJOI2019]勘破神机
查看>>
[No0000103]JavaScript-基础课程3
查看>>
contos7 安装netcore 和vscode
查看>>
C语言博客作业05--指针
查看>>
Noah的学习笔记之Python篇:命令行解析
查看>>
Java捕获其他窗口事件
查看>>
【Apache运维基础(6)】Apache的日志管理与分析
查看>>
synchronized无法禁止指令重排序的证明
查看>>